合同条款的逻辑:当审核成了“认可”该咋办?_产品中心_江南app体育官网登录入口_江南app平台下载官网

产品中心

合同条款的逻辑:当审核成了“认可”该咋办?

来源:江南体育网    发布时间:2025-06-29 15:10:42

  

合同条款的逻辑:当审核成了“认可”该咋办?

  在合同法这个复杂的领域,任意细微之处都可能会影响到双方的权利与义务。你有没有想过,签字的时候,信心满满的一个小条款,可能会成为今后纠纷的绊脚石?在建设施工合同中,有这样一个约定:如果发包人在收到承包人提交的结算资料后,若45天内未进行审核,便视为认可发包人的审核结果。听起来似乎很合理,但它真的有效吗?

  最近,最高法院的一则判决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。这条条款被指责为“格式条款”,即在未与对方协商的情况下,由一方事先拟定的。根據法律的规定,这样的条款如果免除了发包人的责任,反而加重了承包人的义务,就会被认为无效。想想我们的生活,处于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中,我们的权益如何保障?

  根据《民法典》第496条,格式条款是指为了反复使用而事先拟定的合同条款,通常不是双方在合同签署过程中平等协商的结果。这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,当一项条款未能体现双方的协商一致,它就非常有可能被认定为格式条款。这种条款常常在消费类合同中普遍存在,比如手机号合约、租房合同、甚至银行借贷合同。要清楚,法律上对格式条款的严格限制,正是为了保护那些在利益谈判中处于劣势的一方。

  在《贵州省织金古城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、湖北中柱古建园林有限公司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再审案》中,最高法院明确指出,这个45天未审核即视为认可的条款属于格式条款,因为它减轻了发包人的责任,却加重了承包人的责任。为何会如此?因为承包人没有选择的余地,长此以往,不仅影响公平交易,也侵害了他们的基本权益。

  明确条款内容:在合同签署前,务必仔细审阅合同中所有条款,尤其是涉及审核和认可的条款。是否容易理解,是否有可能会被解读为不公平,这些都需认真考虑。

  主动沟通:如果你发现条款有时效或额度上的不合理规定,应主动与发包人沟通,表达自己的疑虑,争取在合同文本中获得更好的保护。

  保留记录:一旦事情发展不如意,保存好合同、一切邮件及沟通记录,随时准备进行法律咨询,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。正所谓“未雨绸缪”,在纠纷发生之前做好充足的准备。

  通过这一案例,不仅彰显了政府在维护法律公平性方面的努力,也提醒我们正式场合不应忽视每一个细节。无论是承包人还是发包人,都应树立起法律保护意识,利用法律武器来捍卫自己的权益。

  听到这么多,你是否也有在合同中碰到过让你有“中招”感觉的条款?欢迎分享你的故事,我们大家一起交流、讨论,利用法律知识维护我们的权益!返回搜狐,查看更加多

Copyright © 1998-2018 江南体育网 京ICP备11012394号